小苹果抬起头,“这个禽兽,这么可爱的小朋友,这么小这么软的身子……要不是有专业精神撑着,我直接就开骂了。”

原其朗看着她,“专业精神”

,谁给你的自信?

第二天她明白了,是大众的爱给小苹果的自信。

她原本就是六点半婆妈鸡零狗碎档的当家花旦,观众就是爱她真诚,不作伪,如邻家小妹一般的亲切感。

他们要的本来就不是高冷知性的女主播。

小苹果甜美的外形,亲切的姿态,本来就符合他们的期求。

昨儿那几滴眼泪更是辉映了他们的泪眼朦胧,他们爱如潮水,雪片一样的表扬信赞美帖源源不断飞向小苹果。

台长下午来9楼视察时,还亲自点名和小苹果握了握手,你就是那个哭鼻子的小主持啊,我妈昨天看了节目,还掏出手绢说要给你擦眼泪呢。

大家哄堂大笑,气氛一片大好,好到要让人忘记昨天的悲剧。

媒体人有点“没人性”

,整天跟新闻打交道,死再多人,很多时候也他们眼里也就是一个数字,很快被新的数字所替代。

如果她们俩是情敌,那么在小苹果的大女主戏里,原其朗一定就是自以为是讨人嫌的恶毒女配,上街买菜没人理,出门打车没人载,在街上被人砸鸡蛋的那种。

周六晚上十点档,事件过去28小时,睡了不足4个小时,呕心沥血的调查报道是她的作品。

原其朗硬朗朗地白描了一个弱者的人生,无能无力,走投无路,感到被社会抛弃,却只能挥刀向更弱的人来报复宣泄。

而比他更弱的,似乎只有稚嫩的幼儿。

在之前的报道中,凶嫌的残酷、罪恶以及反社会性早就一览无余。

原其朗的新闻叙事中,更多是追溯了他卑屈而又无力改变的命运和遭遇,她解构了命中注定的原生邪恶,加入了对体制化因素的反思。

同时也指出了学校应对的不足,探讨了制度性改良的可行性。

节目播完,她如释重负,刷了下微博。

“煽动同情加害者的圣母*出现了,人血馒头好吃吗?”

“阳光宝宝2014”

在她的最后一条微博下写下了这条收获最多点赞的评论。

她回了句,“你们不关心犯罪动机只想判快杀,但媒体有义务去追溯。

关心背后的故事并非‘洗白’”

对方回复的很快,“你这就是狡辩,明明是蹭流量,为恶魔辩护。

我们根本不想知道犯罪分子的故事,你偏偏还要煽动同情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.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