嗓音透着浓浓的疲倦,面容蜡黄,本来清瘦,这会子瞧着愈发像难民群里跑来的,全无去岁见到时的玉树临风,但却更显沉稳了不少。
“你们怎么会在这里?”
靠在明玉怀里的宇文氏摸了一把泪,哽咽着断断续续道:“我……半路上遇见七爷,然后,七爷叫我回京都。谁知我们到了京都,京都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……”
秦氏忙道:“先别说,瞧你们也累坏了,稍作休息吧。”
宇文氏看了七爷一眼,七爷没说话,她点了点头,伏在明玉怀里慢慢止住了哭声。
等到了晚间,七爷坐下来,将京都的情况细细告知秦氏、明玉、徐之谦等人。
从安侯爷定罪,引起京都老百姓以及读书人抗议后,辽东地区又起了义军,义军势不可挡,就在距离小镇三里路之外,就有义军扎营。导致义军,却是去岁辽东地区爆发瘟疫,上报天子,天子置之不理,不少村庄、小镇、县城因瘟疫而成了荒无人烟之地,那些侥幸逃过瘟疫的却已家破人亡。
义军声称,天子置天下百姓不顾。因京都宫里亦爆发瘟疫,派遣朝廷命官,将当地药材据为己有,不顾老百姓死活,草菅人命。
去岁的瘟疫何其厉害,但凡染上,治疗不及时,只有一死。而宫里的太医们,也是费了不少心血方配出控制瘟疫的药方子。
所谓义军,不过是顺亲王对天下百姓撒了个弥天大谎!
大范围爆发瘟疫,即便地方官不上报,瘟疫也不是一下子所有人都染上全部死绝。那些没染上的,为了避开瘟疫,只能选择暂且离开家乡。流民,就是老百姓在家乡生活不下去,大规模辗转去别的地方求生而产生的。
从去岁到眼下,却半个流民影子都没瞧见,也没听说过。何况,瘟疫已经过去即将一年。
七爷沉声道:“此前顺亲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缉拿韩大人诸人,声称天子听信小人谗言陷害忠良,瘟疫一事地方官员上了折子,却被京都朝廷命官压下去了。”
顿了顿,七爷道:“顺亲王在辽东两省时,内阁皆以韩大人马首是瞻。”这里所说的天子身边的“小人”直指韩大人。
那些在民间怂恿读书人、老百姓为安侯爷喊冤,是顺亲王所安排。眼下又以辽东两省驻扎兵力冒充义军,坏了天子的声名,以义军名义逼天子禅位,顺理成章将他推上皇位,接下来为了获得天下老百姓的拥戴,是不是又要替安侯爷平反?
“什么忠良之臣?难道是说王家么?!”落英忍不住冷声道,“王家作恶多端,委实看不出是什么忠良之臣!”
可王家的案子,了结的毫无声息,唯独那姓王的事闹得沸沸扬扬。其次,王老爷的门生也不少啊。
王家已经败了,唯独留下王家大奶奶明珍孤儿寡母。
何况这里的忠良之臣主要指安侯爷。
总以为过了一个月,京都的局势能好一些,没想到反而愈发不利。
“京都城内如今是什么样?”
七爷蹙眉道:“城外驻扎大量兵力,城内秩序混乱,京都不少官员早已趁乱逃离京都,亦有外省官员回京。整日搜查,进出皆受限制,城内亦有人说顺亲王图谋皇权……总之,为了安全起见,婶婶、嫂子尽快离开此地!”
如今整个京都几乎是顺亲王的人,有人说出于顺亲王不利的话,必遭诛之。
大伙听七爷说完,皆垂着头,屋里气氛凝重。
宇文氏忽然扯了扯明玉的衣袖,低声道:“我和七爷跑去平阳侯赵家附近看了看,平阳侯府仍旧有人进出,七爷上前去打听过,说是赵夫人她们都没事。只是……我们进不去,不晓得……”
如今她们的处境也不利,只能往好的方面想,没有消息也是好消息。
“嫂子别担心,赵二奶奶人好,一定会有好报的!”宇文氏笃定地道。
明玉点了点头,问七爷:“你们是一路步行从京都赶来这里的么?”
这么问是因为明玉一早就留意到宇文氏脚上的鞋子破了。
七爷看了宇文氏一眼,道:“本打算雇船回直估,水路如今不同,我们才打算走陆路。在卖了马车出城,走到这里马车却坏了,秀兰受了些皮外伤,便想着先在镇子里请大夫看看。”
也就是,今儿上午他们才从京都城出来。
听到宇文氏受伤,明玉忙上下打量她,宇文氏摇头道:“没有大碍,就是从马车上跌下来。”
说了这会子话,也没看出宇文氏有别的异常。明玉把目光投向七爷,七爷已摇头表示真没有大碍。明玉方问:“其他人呢?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不顾一切(原名:囚欢)+番外 江湖游:战将大小姐 他的小可怜 为伊书尽烽烟事+番外 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你比春光明媚+番外 你是男神又怎样+番外 终须再见 占有/独爱+番外 我要走远点 傀儡师打脸日常 冰山男的诱惑 快穿之蝴蝶效应 何时雾散尽+番外 步步紧逼/朝思暮念+番外 容我醉时眠+番外 重生之青樱回来后整顿后宫 古典制约 前妻归来:邵医生好久不见 盛宠闪婚:腹黑老公请节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