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伦说大公早就预料到这样的结果了,当然他父亲的原话是“那些软蛋知道什么打仗”。

而国家真正有用的军队都驻扎在各个边境上。

为了国家的安全稳定,连国王也不敢轻易让他们回来。

大公和国王签订了一系列协议,为了保全国王的面子,承认西陲之地仍是国王的土地,但是国王不干涉西陲之地的军事和内政。

并且允许商队,佣兵,平民自由往来。

玫兰虽然带了一批祭祀学徒,却没有建新教,她说她是唯物论者,不信神,对宗教也从来不感兴趣。

但她对执政很有兴趣。

大公似乎也很看重他这个高级祭祀。

让她当了第一执政官。

艾伦悄悄告诉我,他的父亲和哥哥们都超级讨厌处理复杂的政务,宁可在军队里待着。

要不是玫兰当了第一执政官,恐怕就要推到他头上了。

玫兰在西陲之地刮起了一阵新政旋风。

鼓励教育,建立学校。

鼓励顾虑商业发展,降低赋税。

玫兰跟我说,这西陲之地土地贫瘠,光靠土地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军队和平民,所以她要把这里打造成商业和工业的自由之城。

又和佣兵协会合作,鼓励佣兵团在西陲之地落脚发展。

又建了救护所,里面的主要成员是她的祭祀学徒们。

她把治疗费用定的极低,祭祀们的收入主要来自她发下去的工资,而不是平民的钱袋子,这让平民也能找祭祀们治伤看病。

玫兰忙得像一个旋转的陀螺一样,几乎成了推进民主与平等的急先锋,并且极力的推行善待平民的政策。

好在这西陲之地只有艾伦他们一家贵族,他们家也一向没有什么贵族的架子。

所以玫兰所推行的政令倒没受到什么阻挠。

“以前学历史的时候,看到黑奴战争,或者农民起义,并没有什么感觉。

可是当我真的身临其境时,才知道历史书上“血淋淋”这个三个字有多惨痛。

既然我现在能做些事,为什么不做呢?”,玫兰如是对我说。

于是这姑娘在我心中的形象立马高大了起来,让我联想起了林肯,甘地等一系列人物。

这要是放在现代,说不定也能拿个诺贝尔和平奖。

那群吵吵嚷嚷的小豆丁去吃点心午休了,我才得了片刻的闲暇,在一棵树下的草地上躺下来,惬意的晒太阳。

佣兵团已经恢复正常运转了,可我和艾伦被大公扣下了,理由是“这段时间教小孩教的不错”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.
.